礪金
北京 "國禮級" 畫師鄭希林老前輩所精心繪畫的礪金作品, 備受當代名人所愛戴和收藏,
獨特的<<礪金技法>> 更為傳統平淡無奇的國畫添上莊嚴和金光耀目的視覺效果, 令傳統的國畫更為美麗傳神和端莊高貴.
若閣下只是從硬照中欣賞鄭希林老師的作品, 那必定會錯過<<礪金技法>>所引發出來的震撼力.
齊亮畫廊為鄭希林老師畫作的香港獨家總代理, 我們誠意邀請閣下來親身感受一番,機會難逢!
為使觀賞者有更舒適的安排, 敬請與鍾先生預約時間 (預約電話 / whatsapp (852) 9646 6686)
現正於香港展出的作品題材包括 礪金唐卡, 礪金觀世音菩薩, 礪金山水畫作 ......等等.
礪 金 與 唐 卡
鄭希林將礪金繪畫技法與藏族唐卡(藏傳佛教繪畫)融合,為唐卡添上莊嚴與尊貴。
令你走進了金色的世界,如置身於富麗堂皇的殿堂,
無論是慈悲為懷的白度母或莊嚴神聖的佛祖,
既保留了傳統西藏唐卡的嚴謹和神秘風格外,
礪金還為唐卡添上閃亮的金黃色,盡顯莊嚴與尊貴。
讓礪金唐卡成為一件十分難得的藝術瑰寶。
他的礪金唐卡作品更被格西科才慈智木活佛,
雍和宮主持嘉木楊圖布丹活佛,中國佛教協會,等收藏……
他的礪金線條較西藏傳統唐卡金線立體感明顯突出,
從任何一個角度觀察都金光熠熠,構成了強大的色彩渲染視覺對比,
這本身也增添了畫作的神聖與富麗堂皇之感染力。
十一面千手千眼觀世音
Avalokiteśvara
100 x 65 cm
礪金唐卡 Thangka
![]() | ![]() |
---|
觀音菩薩,又稱「觀自在」,表示大智慧和大慈悲。
十一種面相分為五層,正面三層主尊是分別是慈悲相、悲哀相、微笑相;
左邊三層面相為嗔怒相,右邊三層為喜悅相;第四層為金剛相;
頂嚴是阿彌陀佛像,為觀音的本來面目。
千手千眼觀音,又稱「千手觀音」、「千眼千臂觀音」、「千手千眼觀世音」、「千手千眼觀自在」、「千光自在」,
又被尊稱為「大悲觀音」。
佛教典籍說,他能圓滿無礙普渡一切眾生。亦即千手護持眾生,大慈大悲;千眼觀照眾生,法力無邊。是佛教密宗「六觀音」或「七觀音」之一,亦為金剛頂瑜伽部主尊之一,或說千手千眼觀音為觀音菩薩為破「地獄道」三障而示現之化身。
佛教典籍說,他能圓滿無礙普渡一切眾生。
亦即千手護持眾生,大慈大悲;千眼觀照眾生,法力無邊。
觀世音每一隻手掌中的眼睛也烱烱有神,
代表鄭希林非常細心的繪畫該作品。
加上礪金技法後的唐卡更富有立體感,
也增添了畫作的神聖與富麗堂皇之感染力。
以往相近作品之拍賣資訊
<十一面千手千眼觀世音> 礪金唐卡
尺寸 190×120cm
拍賣時間 : 2011-06-06
拍賣公司 : 北京中拍國際拍賣有限公司 - 2011春季拍賣會
成交價 : RMB 1,232,000 (HKD 1,471,924)
資料來源: 雅昌拍賣 http://auction.artron.net/paimai-art0002096253/
葯師佛琉璃光佛
Bhaiṣajyaguru
100 x 65 cm
礪金唐卡 Thangka
![]() | ![]() |
---|
藥師佛 全名作:藥師琉璃光如來、藥師琉璃光佛,為佛教東方淨琉璃世界之教主。
日光遍照菩薩和月光遍照菩薩是藥師琉璃光佛的兩大脅侍,日光遍照菩薩次補佛位,
民間尊稱藥師琉璃光佛、日光遍照菩薩和月光遍照菩薩為東方三聖。
以琉璃為名,乃取琉璃之光明透徹以喻國土清靜無染。
白度母
White Tara
100 x 65 cm
礪金唐卡 Thangka
![]() | ![]() |
---|
白度母,又稱為增壽救度佛母,是觀世音菩薩的化身。
在藏傳密教中,觀世音菩薩的化身很多,度母是他化身的救苦救難本尊,白度母是二十一尊度母之中流傳最廣、最受尊敬的、在寺廟中最常見的就是白度母。白度母具有救度八難的威德,能為眾生賜予長壽的度母。
更以長壽佛、白度母及尊勝佛母等三尊合稱為:“長壽三尊”。
據佛教經典記載,此菩薩乃是由觀世音菩薩的悲心化現,一面二臂顏容端正,法相寂靜、殊妙莊嚴,乃佛教中治病延壽事業的本尊菩薩之一,如月光般清淨的無垢光明照耀世間,縱然百千萬星宿俱時為聚集,殊勝威光仍然遠超于彼,受到各方眾生的禮敬,身相白色為息災之意,全身有七隻眼睛,雙手雙腳各有一眼,第三隻眼睛則在眉心中央。 額上一目觀十方無量佛土,其餘六目觀六道眾生,故又稱為「七眼佛母」,七眼能夠照見一切瘟疫疾病的緣起從而消滅之,一切眾生凡是被她觀望到的皆可得解脫。
據說她最為溫柔善良,頭腦聰穎,總能熱心救助人們,故又稱為增壽救度佛母。
白度母象徵著諸佛之法力與尊嚴,尤其象徵用女人之身成佛;膚色象徵成就智慧;法器象徵將眾生救撥于輪回。
總之,她是一切羯磨及灌頂之神,能使人增長壽命,其法緣深厚,福力廣大,善端非凡。
鄭希林筆下的《白度母》,佛像造型比例基本沿用傳統唐卡繪製的程序法則。
獨特的礪金技法讓我們體驗到金光艷麗的視覺效果,人物容貌刻畫上更較傳統的畫面更為美麗傳神和端莊高貴.。
綠度母
Green Tara
63.5 x 50 cm
礪金唐卡 Thangka
![]() | ![]() |
---|
綠度母在藏傳佛教中為觀世音菩薩的化身
鄭希林筆下的《綠度母》,造型有別傳統唐卡 。
礪金技法讓畫中的綠度母更為美麗傳神和端莊賢慧。
聖潔美妙翠綠身,神態慈祥目深沉,
秀髮半束半散垂,香菊插繽珠寶飾。
五彩綾羅為衣裙,仿佛彩虹罩翠峰,
左腿盤坐右半伸,胸闊細腰微左傾。
左手胸前持藍菊,右手搭膝賜福印,
通體透明散清香,光芒四射遍環宇。
獨特的礪金技法讓我們體驗到視覺上非凡的艷麗奪目,
人物容貌刻畫上較之傳統畫面更為美麗傳神,曼妙婀娜卻不失端莊高貴,
這也完全符合藏傳佛教中對綠度母的定義:
少女狀的綠度母綠意盎然如翡翠,她是觀世音菩薩的化身,是慈悲與絕美的化身。
觀世音菩薩
Avalokiteśvara
<卷軸 Reel>
68.5 x 41 cm
礪金工筆畫 Chinese Fine Painting
![]() | ![]() |
---|

北京國禮級畫師鄭希林老前輩所精心繪畫的礪金觀世音菩薩畫作,
其形象優美生動,慈目善美,面容安詳.
獨特的<<礪金技法>> 更為觀世音菩薩添上莊嚴和金光耀目的視覺效果,
較傳統的更為美麗傳神和端莊高貴.
除了欣賞此畫作之外, 更需特別留意之處是此畫作頂部的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鄭希林老師除了畫功了得, 其一手書法更是以鐵畫銀鉤來形容
畫中的"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是鄭希林於同一張金色畫紙上書寫的,
盡顯大師的風範。
礪金與三礬九染
什麼是 "三礬九染" ?
即是指經多次渲染而繪出的工筆劃, 而且是中國畫技法名。
工筆重彩要精確表現物象形體結構,取得明朗、潤麗、厚重的美術效果,
須從反復渲染、逐遍積旋中獲得,古稱「三礬九染」。
紙絹在數遍分染之後,觸動紙底,再染易濁膩不勻。
以薄膠礬水輕塗一遍,固其底,幹後再染,則仍能保持鮮潤。
每染數次礬一次。 可反復染八、九次。
此法宜「運色以輕為妙,加深者受之以漸,濃厚者層疊以薄」。
北京國禮級畫師鄭希林結合了「礪金」與「三礬九染」繪畫技法,
突破了傳統工筆畫的框框,
為山水花鳥重新添上金碧輝煌、熠熠生輝、富立體感的美術效果,
同時保留了中國工筆畫明朗、潤麗、厚重的美術效果。
他的作品亦滲進了西洋畫派中色彩與透視的手法,
賦予中國花鳥,人物,佛像,山水畫新意境,
實現了從大俗到大雅的變化。
礪金中國水墨畫
一直以來水墨畫在中國繪畫史上佔有重要地位,它的畫法是用墨的濃淡來表現層次的變化和繽紛的色彩。在現代有些人看來,中國畫的水墨風景,雖然立意雋永,線條抒情,氣韻生動,但多多少少在色彩的豐富性上留有遺憾,特別是用水墨來表現秋天的山水,總讓人感到有些淒苦和悲涼。時代變了,所以鄭希林想到古代的礪金畫法,這種畫法,很適於表現新時代蓬勃向上和人們的快樂幸福。所以現代的礪金畫法就因此誕生了。
蓮界
Lotus
71 x 145 cm
礪金工筆畫 Chinese Fine Painting


佛經中把佛教聖花稱為「蓮花」,把佛國稱為「蓮界」
象徵菩薩在生死煩惱中出生,而不為生死煩惱所干擾.
蓮界的普通話發音與粵語的”廉潔”相近
荷花出於污泥而不染, 予人潔淨、廉潔、君子的感覺。
畫中蓮花荷葉造型多變,周而復始, 生機處處。
天龍禎祥
Peony No.1
65 x 65 cm
礪金工筆畫 Chinese Fine Painting

吉祥、幸福的徵兆
畫中的蝴蝶栩栩如生
更顯牡丹花濃郁的香味和嬌豔的姿態
自古以來,從牡丹花朵的雍容華貴,
端莊富麗這些特點令牡丹代表著富貴權利的象徵。
當牡丹花盛開時至繁花似錦,燦爛輝煌時,
更是寓意國家繁榮昌盛,家庭富貴平安,人喜幸福吉祥。
春暉精露
Peony No.2
65 x 65 cm
礪金工筆畫 Chinese Fine Painting

春回大地 生氣勃勃 共嘗甘露
畫作的構圖與空間感
予人舒暢、祥和、舒服的感覺
畫中的牡丹和枝葉以三礬九染的技法繪畫,
已富有層次感,
再配以礪金為其勾出閃閃的輪廓,
其光芒美態盡顯。
國色天香
Peony No.3
65 x 65 cm
礪金工筆畫 Chinese Fine Painting

每當盛春牡丹開放時,多是萬紫千紅,爭奇鬥艷般。
而畫中牡丹選擇以淡淡素色的粉紅為衣裳,
予人
一種高貴脫俗的感覺
一種幸福快樂的美麗
國色天香
Peony Paradise
68 x 150 cm
礪金工筆畫 Chinese Fine Painting

百花叢中君為王 美艷絕倫蓋群芳
眾人都道國色好 共賞世間第一香
牡丹,花之富貴者也。
當牡丹花盛開時,更是寓意繁榮昌盛,富貴平安,幸福吉祥。
「國色天香」作為牡丹的別稱
「國色」- 以最美天姿的女子來比喻牡丹花色
「天香」- 形容牡丹花的香味就像天上傳來的。
經鄭希林用礪金畫法繪畫的牡丹花,其筆風粗幼有序, 勾畫分明,
有別一般只是塗上金色顏料線而已.
比傳統中國畫中的牡丹更加雍容華貴,金光閃耀, 充滿生機,
讓我們體驗到栩栩如生金光艷麗的視覺效果。
桃花源
Peach Blossom Paradise
98 x 175 cm
礪金工筆畫 Chinese Fine Painting

杏樹壇邊漁父,桃花源里人家。
描繪了田園的美好生活,自由自在,悠閒自得,
給人一種世外桃源的美好感覺。
金光閃閃的山林,令畫面更富立體感,
如春天的早晨或晚霞般,予人絲絲溫柔暖意。
中國當代礪金畫第一人 --- 鄭希林
帶您走進的金色的國畫世界
BLINK Gallery為鄭希林老師畫作的香港獨家總代理
The classic mural with watercolor and ink on rice paper or silk is an ancient art form and this tradition is back in high regard in today's China. Zheng Xilin (1946) is one of the most famous masters in the field of traditional Chinese scroll painting and calligraphy. In addition, he has developed in the last ten years as a specialist in the field of Tibetan Buddhist thangkas. In the context of 40 years of diplomatic relations between the Netherlands and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the Geelvinck shows in collaboration with The Silk Road Ecological Culture Committee in Beijing and with the support of the Association of Netherlands - China (VNC) works of this master.
Zheng Xilin has gained the traditional technique of scroll painting in his famous teachers Fan Zen and prof. Jiang Zhaohe at the Central Academy of Fine Arts in Beijing. The sophisticated technique of scroll paintings is very refined and is based on a long tradition. His remarkable work - the scroll paintings often have a monumental dimension - is in various collections and has been exhibited among others in the United Nations headquarters in New York. Recently, there was also seen a retrospective in Berlin. This is the first exhibition of work by Zheng Xilin in the Netherlands.
Besides scroll painting, Zheng Xilin has in the past ten years specializing on Tibetan Buddhism and making thangkas, the traditional Tibetan Buddhist religious scenes painted on a banner or role. He uses to bring to an age-old technique of gold leaf. Zheng Xilin thangkas are in Buddhist temples in Tibet, Thailand, Taiwan, Singapore, Malaysia and China. Zheng Xilin is the first Han Chinese, which has received international acclaim and recognition in this specific field.
Zheng Xilin is - often as a board member - associated with various organizations that are committed to classical painting and calligraphy, as the Chinese Painting and Calligraphy Research Centre, the Chinese Arts and Crafts Association, the Institute of Chinese Painting and Calligraphy, the Huai Su Painting and Calligraphy Institute, the International Artists Association and the Chinese Painting and Calligraphy Association.
One of the most remarkable objects that will be on display in the exhibition, is a particularly precious and exceptional - 12 meters - long thangka with gold leaf. This thangka is June 26 transferred to the He Hua Temple on the beachfront.

礪金唐卡
由中國當代「中國礪金畫第一人」- 鄭希林將礪金繪畫技法與藏族唐卡融合,鄭老先生所繪畫的礪金唐卡,彷彿令你走進了金色的世界,置身於富麗堂皇的殿堂,無論是慈悲為懷的白度母或莊嚴神聖的佛祖,既保留了傳統西藏唐卡的嚴謹和神秘外, 礪金還為唐卡添上閃亮的金色,盡顯莊嚴與尊貴。鄭希林採用了中國畫三庭五眼的繪畫技法,使畫像人物的面部更加漂亮。 亦延續了傳統唐卡使用寶石色的基礎,加上礪金線條的勾勒技法與國畫工筆重彩的融入,使得礪金唐卡更加華麗、富貴,讓唐卡成為一件十分難得的藝術瑰寶。
要繪製出高質素唐卡佛像,不僅需要擁有高超的繪畫技術,還要擁有佛教知識和對佛教教義的深刻領悟。多年來, 鄭希林閱讀了大量有關佛教的書籍並遍訪國內外廟宇殿堂,請教了不少有道高僧。嚴謹而充滿智慧的礪金唐卡,使鄭希林名聲遠播,成為中國與世界文化溝通的橋樑。他的礪金唐卡對千百年歷史的藏族唐卡有著改良和有益補充,正正代表的是今天民族文化融合與發展的一面旗幟。
![]() 白度母 (White Tara) sgrol -dkar | ![]() 六臂大黑天 Mahākāla |
---|---|
![]() 大勢至菩薩 Mahāsthāmaprāpta | ![]() 普賢菩薩 Samantabhadra |
![]() 金剛薩垛 (普賢菩薩) Vajra-sattva | ![]() 文殊菩薩 Mañjuśrī |
![]() 虛空藏菩薩 ākāśagarbha | ![]() 大日如來 Mahāvairocana |
![]() 阿彌陀佛 Amitābha | ![]() 極樂世界 (Land of Amitābha) Sukhāvatī |
十年後,鄭希林得遇拉撲楞寺的大師格西科才•慈智木請他做第一畫師,大師對他繪畫的唐卡活佛畫像大為讚歎,隨後大師帶著唐卡遊歷了17個國家。雍和宮原住持嘉木揚對鄭希林的唐卡亦愛不釋手,嘆為聖物,中國佛教協會接受了鄭希林捐贈的礪金唐卡《釋迦牟尼佛像》。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十一世班禪額爾德尼的講經師傅看到鄭希林所畫的礪金畫像激動地說:“我活了85歲,在布達拉宮、塔爾寺、雍和宮待了這麼多年,所見唐卡不計其數,但從未見過這麼艷麗、漂亮的唐卡。” 嚴謹而充滿智慧的礪金唐卡,更使鄭希林名聲遠播,成為中國與世界文化溝通的橋樑。他的礪金唐卡對千百年歷史的藏族唐卡有著改良和有益補充,正正代表的是今天民族文化融合與發展的一面旗幟。
鄭希林被佛教界譽為「畫佛的佛」。他創作的「釋迦牟尼和文殊菩薩」入選上海大世界吉尼斯之最,被譽為「最大的礪金唐卡」;作品「十一面觀世音」被泰王國素博巴莫親王收藏,並獲得泰國最高榮譽勳章;作品礪金唐卡「釋迦牟尼佛像」被中國佛教協會收藏;作品「釋迦牟尼佛」亦被聯合國副秘書長貝南收藏,並授予證書。
北京雍和宮主持堪布嘉木楊·圖木丹活佛看到鄭希林所畫的礪金畫像激動地說:“我活了85歲,在布達拉宮、塔爾寺、雍和宮待了這麼多年,所見唐卡不計其數,但從未見過這麼艷麗、漂亮的唐卡。”